选择一所学校...
选择一所学校
【公能•百年 育人为先】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打造优秀育人之师——第二南开学校优秀班主任教师(一)
2023-05-24 09:50 撰稿:德育处  审核人:陈瑜


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,更是一份崇高的事业,担负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,对广大教师提出了“三个牢固树立”“四个引路人”“四个相统一”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。班主任是离学生最近的教育者,他们是管理者、陪伴者,更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、引导者。因此,下大力气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,一直是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
为打造一支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”的班主任队伍,第二南开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班主任培养培训全过程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教育引导广大班主任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为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,学校健全“新任班主任—骨干班主任—资深班主任”的“金字塔”式班主任培养体系,并为每位新班主任配备导师,依托班主任基本功技能比赛等,全面提升班主任整体素质;每个月利用例会时间开展“班主任沙龙”活动,助力青年班主任成长为“师德高、育人能力强、学生喜欢”的骨干班主任;成立了“惟悦班主任工作室”,由资深班主任引领,形成了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,集教育实践、教育科研、培养指导和成果推广于一体的班主任发展共同体……

最好的教育是点燃火焰、唤醒灵魂,给学生一生向阳、自我生长的力量。走进第二南开学校,走近这个有情有爱的班主任群体,倾听他们“静待花开”的教育故事,您能看到教育春天的美好,更能感受到二南开教育人潜心当下、创造未来的教育情怀和担当。

向学生学习为学生服务——罗慧颖 老师



作为和平区骨干班主任,罗慧颖从教27年,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、年级组长9年。“向学生学习,为学生服务”是她的工作箴言,热爱教育的她也因此受到学生的爱戴、家长的信赖。

班主任工作辛苦又琐碎。平日里,罗慧颖注重学生养成教育,树榜样,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;讲责任,让自律成为一种常态;比奉献,让自主管理成为学生成长的内驱力。

罗慧颖深知“亲其师、信其道”,所以工作中力争做到五点:学高:业务精湛,百问不厌;身正:身体力行,率先垂范;博爱:宽容公正,一视同仁;率真:坦诚待人,永葆童心;幽默:风趣亲和,如沐春风。

“孩子是最懂你的,你对他捧出一颗真心,他就会回报你一份真情,这或许就是做老师的幸福。”说起自己的工作,罗慧颖不说累不喊苦,却满脸幸福。每当家长跟罗慧颖说:“罗老师,孩子说您对他太好了!”罗慧颖总是真诚地说:“不是我对孩子好,是他们更爱我呀!那一颗颗善良的童心,我又怎能辜负!”

严中有爱爱而有方——刘程 老师


担任班主任7年,曾获校级“弘南杯”班主任、“十佳”班主任、优秀班主任等称号,所带班级获评区级优秀班集体。

身为班主任,刘程懂得必须和家长形成教育共识,才能形成教育合力。不久前,班里小吴将智能手表带到学校,并在课上与人聊天。询问时,他还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妈给我买的,她知道我带到学校。”刘程意识到,这是家校在孩子教育上出现了认知偏差。于是,刘程让小吴把课堂笔记拿出来,从带手表之前翻起,一页一页直到现在。当看到本子上的笔记越来越少、字迹越来越缭乱时,小吴意识到课上聊天确实影响学习。同时,刘程趁热打铁,联系了小吴的妈妈,并耐心和家长分析了孩子的特点,引导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子方法……一次突发事件,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更让家校间的联系更加紧密。

用事实说话,用后果警示;既要批评教育,也要指导方法。刘程的教育润物无声,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。


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——高洁 老师


担任班主任工作9年,高洁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,所带班级曾获区级优秀班集体、红旗中队称号。

工作中,高洁注重构建班风正、学风浓的班级氛围:新生入学,高洁祝贺每一个学生成为第二南开学校的一员,用学校悠久光辉的历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;平日教学中,注重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一个赞许和表扬的点头、一次和蔼可亲的注视、一句热情鼓励的话语、一个肯定和赞扬的手势,都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,甚至成为他们成长进步的动力。

高洁认为,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。遇到学生犯错,高洁会选择“慢”处理,让学生先冷静,再和学生沟通。沟通中,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。学生感受到尊重,情绪得到安抚,自然愿意跟教师一起积极反思自己的行为。高洁说,教育就是一门艺术,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,反而能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成长的力量,不会因遭受更多心理挫败而抗拒承认错误。


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——沈湘一 老师


多次获得“弘南杯”优秀班主任称号,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称号。

工作12年,沈湘一始终把“踏踏实实,做好每一天工作;换位思考,多站在学生和家长角度思考问题”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。

担任班主任以来,她始终坚持早读、午餐、课间进班的习惯。走进班里,走近学生,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,交谈、嬉笑间,也让沈湘一发现许多教育契机,把很多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。

工作中,沈湘一还注重寻找各种“抓手”助力班级管理。上学期,学校在初中部推行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》管理办法。拿到评价表后,沈湘一先悉心学习,然后利用班校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,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的过程;同时,把这个评价办法发给家长,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。实施过程中,力求做到奖罚分明,在约束学生不良习惯的同时,注重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多元评价的指导下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。

“班主任工作繁琐、辛苦,但当真心付出换来硕果累累,真的感觉这份工作有滋有味、幸福又快乐。”沈湘一说。


用心育人静伴花开——贾颖岚 老师


曾获师德标兵、校级“十佳”班主任、优秀班主任、“弘南”班主任等称号;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区、校级优秀班集体,区级优秀团支部。多次在学校和年级分享带班经验。

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,也是学生的镜子。上好每一节课,判好每一份作业……一个严谨、认真的老师才会带出一个踏实、优秀的班级。贾颖岚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

工作中,她倡导以人为本,注重学生全面发展。在贾颖岚的班里,班委和有责任心的同学组成了“值勤班长团队”,他们相当于“小班主任”。每天,从出勤、早读到课堂表现、作业反馈等情况逐一记录。第二天晨读时,再由前一天的值勤班长用美好激励的话语进行总结:“昨天前半节物理课上,个别同学睡眼惺忪,还有同学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无法自拔;政治课上,有一位才子忙着写诗,错过了老师讲的部分笔记……”学生们在值勤班长幽默善意的提醒中变得自律,也变得更加优秀。这样有爱的集体,学生们怎能不爱呢?


教育,就是唤醒希望——方琳 老师


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,所带班级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、区级优秀班集体、和平区优秀团支部等。被评为校级“弘南杯”优秀班主任、骨干班主任等;获得天津市第五届中小学“主题班会设计方案”市级一等奖。

荣誉的背后,方琳老师全新的治班理念更值得称赞。方琳创建了“自我管理型”班集体,秉承“把学生还给集体”的治班理念,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被悦纳,实现快乐成长。

年级在大礼堂集会,班里一位男生不遵守纪律被点名批评。集会结束,学生们列队回教室,只有这个男生自知有错不愿进班。“把他请进来好吗?”方琳问大家,大家意见不一。于是,方琳请学生们写一张请这个男生回班理由的小纸条。“如果我犯了错误,我不想被集体扔掉。”“他是我们的一部分。”……方琳把38张小纸条交到门外这个男生的手中时,教育完成了。受教育的不只是在门外落泪的男生,还有教室里的38个孩子。




照片:由本人提供

初审:张艳梅

复审:赵萍

编辑:刘文

制作:胡新璐

终审:陈瑜


关闭窗口